火狐足球病理科信息管理系统火狐直播医院信息平台火狐直播医技统一预约整体解决方案火狐直播内镜影像管理系统火狐直播放射影像管理系统火狐直播专业超声检查系统火狐直播医学影像学网络教学系统火狐直播医疗智能决策系统火狐直播数字网络视频会诊系统产品系列解决方案智能影像云电子胶片医技统一预约新冠AI公司动态行业新闻公司简介企业文化企业荣誉发展历程联系方式加入我们客户中心

火狐直播:翔宇医疗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表时间:2024-05-19 07:01:28 来源:火狐直播网页作者:火狐足球/span>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面对疫情反复和区域极端天气的冲击,公司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在做好防疫、防汛的同时,依据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坚持技术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加速新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加强市场开拓,稳步推进主营业务持续发展。

  在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募集资金净额10.50亿元,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到21.83亿元,较年初增长12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19.35亿元,较年初增长160.2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5.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降2.15%。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技术升级、营销网络的建设,公司持续贯彻引进人才策略,不断扩充研发、营销团队。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56%,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0.84%,相比上年同期上升3.0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08%,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3.11%,相比上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产品从研发立项、临床检验、获得注册证/备案凭证,到转化为成品销售,即从相关费用投入到有效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报告期内投入的成果并未在当期体现,对当期经营情况构成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增强核心技术积累,加大产品研发,持续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整体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6,860.58万元,同比增长33.08%,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3.11%。公司持续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报告期末,研发人员总数达到38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5%,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持续提升。研发人员专业背景覆盖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精密机械等学科,能够满足多个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需要。

  公司始终注重研发的体系化建设,已形成安阳总部、郑州、天津、南京等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实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设立结构、硬件、软件等8大综合技术部门,根据产品特性设立磁疗事业部、电疗事业部、光疗事业部、声疗事业部、运动康复事业部等10余个事业部。公司注重研发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建设,结合已形成的3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对产品的结构、硬件、软件通用部分,实现模块化,具备了重用性,提高了产品研发质量,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再基于临床和客户需求开展产品研发,使产品与需求得到深度的融合。

  公司秉承科技创新驱动思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的专利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提交专利申请317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获批授权专利27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45项,累计获得180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极大地丰富了公司产品系列。持续专利技术的突破、新产品注册证的获取,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力量,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深耕康复行业20年,是少数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和综合服务提供商。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公司的专科专病解决方案、临床康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和重磅产品等与该政策相契合。随着该意见的落实,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实施,可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营销规模,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响应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件,持续丰富专科康复解决方案和特色产品种类,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学(专)科体系建设、康复技术推广等方面为医院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以康复建设为抓手,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公司专科专病解决方案、临床康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等品牌建设。

  公司持续利用丰富的产品品类优势,打造大品牌战略,进一步扩充精英营销队伍,建立以特色化产品线群营销团队,持续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和产品推广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差异化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积极参加、组织各类国内展会、学术会,使公司品牌获得广泛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ERP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运行升级,进一步辅助公司推进业务的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进程。同时,公司继续推进康复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智能生产MES管理系统,医疗设备/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联网互通等应用相继落地,促使从研发、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多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系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打磨已完成开发和测试,即将进入运行阶段,让UDI融入生产制造、质量监督、销售流通等环节,实现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速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将极大地提升公司业务效率、管理效果及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行安全系统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流程,加强安全现场监督、提高检查力度,组织安全教育与培训,明确安全责任,养成全员规范生产的意识与习惯,确保安全生产管控;公司坚持可靠、稳定的产品质量作为公司的生命线,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和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公司通过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将实现医疗器械全流程的精确识别、记录和共享,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透明度,全面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切实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同时,借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能够追根溯源,从原材料、在产品到产成品的各环节均进行严格质量把控,确保公司质量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质量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结构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和骨干人才培养工作,

  公司重视内部人才的成长,通过新员工定向培养、在职员工培训和轮岗培训等方式,为员工提供管理能力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内、外部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公司不断深化专业技术职级体系,在研发、销售、品管、生产、管理等诸多领域,培养并选拔了一批技术过硬、能力突出、向心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强化培训、考核、竞争机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公司持续、稳步的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的要求,制定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对外信息报送和使用管理制度》,修订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制度,同时持续优化生产、研发及销售业务流程和相关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公司行稳致远。

  报告期内,翔宇医疗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河南省智能康复设备创新中心”、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河南省头雁企业(培育单位)”、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创新龙头企业”,子公司瑞禾医疗、河南嘉宇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省专精特新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疼痛治疗仪、红外光灸疗仪等六个系列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第二届康复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公司“截瘫步行器项目”获创意组一等奖、“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获产业组二等奖;公司“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信息融合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体外冲击波疗法关键技术与装备制造创新”项目,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的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手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平台、智能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等设备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版)。2022年初,公司获批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疗设备技术与应用培训基地”,为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与应用优势,不断创新康复医学培训模式,培养康复医学及设备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2021年3月31日,翔宇医疗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获准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8.82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5,28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4,965.66万元。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标志着公司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提升公司资金实力、品牌价值及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登陆资本市场带来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做大主业。

  公司作为康复器械领域的综合性产品制造和服务供应商,是一家致力于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的研发引领型企业,公司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教育系统等机构以及家庭提供系列康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中,少数能够提供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一体化临床康复解决方案及专业技术支持服务的综合型企业。

  公司作为康复医疗行业内康复医疗器械供应商和康复医疗服务方案提供商,拥有独立完整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体系。

  通过公司500余名营销人员、临床专家、代理商、经销商、产学研合作的院校和每年400余场学术会议获得临床和病症对产品的需求以后,公司组织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对治疗功能需求和市场竞品进行调研,从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的角度出发,研制满足临床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公司研发流程遵从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订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从产品调研开始对每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设计立项前需编制风险分析报告,采用技术手段及管理工具对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

  公司研发过程的每个阶段,均设置了相关的控制要求,以对产品研发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研发过程的风险把控与可行性实施。公司对于研发业务流程建立了完善的评审控制体系,确保研发内控过程得到有效实施。

  公司采用综合评估原则,通过考量资质、信誉、技术参数、服务能力等因素,综合选择供应商,并与有潜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严格按照《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向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推广计划,制定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结合库存数量,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

  市场部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结合公司销售目标、往年产品销量情况、市场客户沟通情况,综合制定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再结合客户订单、库存数量情况、产品生产周期等,制定生产计划。

  同时,公司根据生产及销售经验,结合生产的经济批量因素,对预期销售量相对较大的器械及设备通用组件、常用组件进行一定的预生产,以确保在客户订单增加时,能够快速交付客户需要的产品,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公司销售模式以间接销售为主、直接销售为辅,并开拓电商销售模式,均为买断式销售。其中,间接销售模式的销售对象主要分为代理商和一般间接客户(经销商),并采取预收款结算模式;直接销售模式的销售对象为终端机构客户及个人客户;电商销售模式的销售对象以家庭消费者为主。

  公司所处大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细分行业为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康复医疗器械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评定、训练与治疗、有效改善或恢复患者功能的医疗设备,是康复器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必备条件,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疗服务及康复医疗器械能够帮助患者加快身体机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并可节约总体治疗费用,在医疗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医学、经济和社会价值。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了一个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在2021—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完善的三级康复体系,既能保证患者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服务,又能实现及时转诊、节省医疗费用。中国原有医疗体系重急救、重治疗、轻预防、轻康复,从而导致了国内康复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国家开始重视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康复医疗行业,并且逐步出台各项利好政策助力康复医疗领域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意见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康复医疗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针刺、灸疗、康复等中医装备,妇幼健康及保健康复装备等,对康复医疗器械板块构成全面重大利好。

  国家密集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从国家层面助力康复医疗领域快速发展,“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据《柳叶刀》研究统计,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1%,与此同时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增速约为20%左右,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医疗器械这个朝阳产业的重要部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增长。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医疗需求不断释放,推动了医疗器械市场迅速扩容。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以及医改、分级诊疗、扶持国产设备等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目前,我国存在康复需求的人群数量巨大,但康复医疗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保政策推进以及医疗技术提升,民众对康复保健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未来“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理念将更深入人心。各种功能性障碍群体对身体各项功能恢复的康复需求越来越强烈,将有效提高康复医疗就诊率及覆盖率。

  正因为现有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满足迫切的市场需求,因此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康复医疗行业终端受益者主要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功能障碍者、产后功能障碍者、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康复需求巨大。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行业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十分严格,在产品注册、生产与流通等环节均设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康复医疗器械的生产要求企业既具备相关技术,又熟悉行业的生产工艺,对公司的技术水平、医学检验、行业推广经验等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工艺壁垒。因此,康复医疗行业对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及商标、专利、注册证等知识产权要求较高,行业内企业需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翔宇医疗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16,000万元。公司是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引领型企业,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教育系统等机构以及家庭提供系列康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秉承“坚持科技创新支撑,产学研用一体,引领康复未来”的发展理念,致力于疼痛康复、中医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产后康复、医养结合等领域智能康复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协助各地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康养服务保障体系。

  历经20年的稳步发展,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员工1,500余人,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180项,省级科技成果52项,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2项,专利总数量在2021年突破1000项,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欧盟CE认证。公司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设立了销售团队,已为国内上万家终端机构提供服务,市场区域覆盖率较高。

  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中,少数能够提供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一体化临床康复解决方案及专业技术支持和培训推广的综合型企业之一,在产品种类及覆盖面、根据临床需求研制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专利数量、核心技术等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公司及子公司多次参与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包括国家科技部组织的2017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中的“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项目、2019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中的“脊髓损伤康复机器人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等;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包括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的2019年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项目中的“康复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等。同时,公司参与起草或参与评定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达28项。

  2021年,公司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智能康复设备创新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等国家级、省级荣誉。2022年初,公司获批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疗设备技术与应用培训基地,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与应用优势,不断创新康复医学培训模式,为培养康复医学及设备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公司的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手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平台、智能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等设备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版)。2021年,公司智能疼痛治疗仪、红外光灸疗仪等六个系列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随着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市场要求国内康复医疗器械企业向品质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国产自主品牌。

  公司将借助行业良好的发展契机,逐渐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不断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致力于成为国内优秀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制造商及综合服务供应商。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康复医联网的建设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完成对康复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所有的康复设备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训练数据实现数据收集以及基本的数据筛选识别功能;二是基于5G通信技术的计算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完成数据计算平台建设,建设数据采集、计算云平台服务器,完成对患者基本信息和训练数据的实时传输、数据存储及云计算的功能;三是数据处理和应用平台,通过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人工智能演进,达到设备状态的监控,和对产品功能改造和升级,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通过患者和治疗数据的大数据挖掘,实现针对单一病症和综合病症的知识图谱构建,在线引导科学化、规范化的康复训练。

  康复医联体的建设,落实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分级诊疗制度,平台上的医疗单位、医生、患者信息按同一医联体进行边界保护,打通同一医联体内各医疗资源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设备、人才、知识的最大价值,同时满足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患者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远程指导、专家会诊、远程培训、在线问诊等更多便民惠民的措施,实现康复治疗的区域一体化。

  中医现代化是结合中医理论、人体工程学、临床医学、医疗器械应用技术等专业学科,针对穴位、经络、脏象等中医传统疗法,通过计算机原理、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化对穴位、经络、脏象进行识别,对针灸、推拿、理疗的一种现代化的应用,利用不同的物理治疗原理,增加自动化控制,实现现代化的中医治疗,提高中医康复效率。公司在研项目“中医灸疗”根据人的经络自动调节灸疗的位置,在对中医艾灸进行现代化应用的同时又融入智能化控制。此外,开发中医诊断设备,使中医康复治疗智能标准,并提供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模块化和集成化是指声、光、电、磁类产品可以形成独立的模块化产品,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各个独立的模块化产品可以整合成逻辑层次、互通互联、多参数性、高协调性、集中性的一种集成化产品,模块化和集成化不是单一性能或技术的拼凑,而是体现在技术的融合创新,结构的互通互联,接口及协议的高效管理,具有独立性、高效性,集中性,便捷性。公司在研项目“物理工作站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利用集成化技术集成了声、光、电、磁类产品,同时各个模块化产品可以单独使用。

  冲击波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对多种疾病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展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主要的冲击波产品为气压弹道式原理。

  公司结合临床需求研发出了肌骨超声冲击波技术,达到对病患部位精准治疗的目的,实现了检测-评定-治疗-评估一体化的康复方案。随着精准治疗的推广应用,未来冲击波技术会朝着聚焦式发展,聚焦式能量更强、精度更高,能够更加精确的为患者对症治疗。目前公司已启动“聚焦式冲击波技术”的研发项目,2022年将把聚焦式冲击波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人们发现一定强度的磁场聚焦在特定的区域可以穿透人体颅骨诱发神经元的激活或抑制,进而促进了磁刺激在脑卒中、神经损伤等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未来磁刺激的发展会借助于机械手精确定位治疗,研究多维度磁场对生物电流均衡性的影响,达到精确调控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的目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公司相关在研项目为“新型磁疗康复设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并在2021年成功推出磁疗家族产品,适用于精神、神经、盆底、泌尿、肛肠的磁疗产品。

  康复医疗器械的射频技术应用主要是短波和极超短波,该技术应用属于无创疗法,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治疗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为武汉地区捐赠的用于心肺康复辅助治疗的短波和微波设备正是运用了该项技术。目前康复医疗射频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子管、磁控管等电子配件,未来会朝着固态源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的提高射频技术的输出功率和稳定性。

  高能激光包括激光工作介质、激励能源和谐振腔三个部分,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理疗革命性新技术,针对慢性疼痛、运动损伤、炎症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等患者,具有非侵入性、无创无痛、作用深层、疗效快速、无副作用等优势。高能量激光治疗仪功率可达10w以上,甚至高达30w,而传统的弱激光功率只有0.1-0.5w。

  康复机器人针对偏瘫、截瘫、踝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等肢体功能障碍人群,应用人机工程学、运动控制、机器人等相关技术,重点突破柔性控制、多维度及多关节控制等关键技术。对于提高康复效率、保证康复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机器人作为辅助治疗工具,其运动模式应丰富且有效,针对不同病情和不同恢复期的患者其运动模式应具备适应性。公司在研项目“运动辅助康复训练系统”体现了康复机器人的理念。

  平衡为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平衡能力对于预测跌倒和疾病诊断均有重要作用。平衡能力反应了人体维持各种姿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应用于康复评定领域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头颅外伤和脑震荡等疾病患者。平衡功能训练及评估集成阻力调节、平台驱动和动静态测试装置,采用传感器检测技术实现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和稳定极限测试。

  近年来,康复医疗器械正朝着规模化、品质化、智能化、精细化、居家化、数字集成化方向发展。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很强的渠道共享性。一方面,当一种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后,企业能够不断通过已建立的渠道平台推广其他产品;另一方面,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渠道存在一定的排他性特点,由于产品可使用周期较长,先进入企业较易形成渠道壁垒,形成强者恒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因此,产品种类齐全、形成规模化是在行业长久发展的必然趋势。

  康复医疗器械与人类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器械品牌效应延续性强;形成品牌化规模的康复医疗器械企业受到行业监管的严格审核,其产品品质、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更易受到保障,从而具有品质保障的品牌优势企业会成为客户更放心、更首要的选择。为了能与国际康复医疗器械企业抗衡,市场要求国内康复医疗器械企业向品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国产自主品牌。

  康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机体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因此康复医疗器械实现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的智能化、数字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康复医疗器械将与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为一体,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人机交互的康复概念应运而生。网络化康复医疗器械将实现输出控制装置与异地智能化装置的通信,实现远程沟通、远程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医务人员跟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实现医疗现代化。

  当前,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另一发展趋势就是精细化,即开发更小型便携、功能分类更精细的设备,来应对医院和家庭健康护理空间有限的挑战,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简单地进行医疗设备的转移以及设备功能的精准定位;此外,康复医疗器械精细化的发展,也为最大程度节约康复治疗场地、节约医护人员人力成本提供了可行性。从研发生产角度来看,随着传感器、微流控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在缩减产品尺寸的同时,实现生产各种功能配置和护理设置的设备。

  家用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普及化的小型医疗保健器械,具有一定预防、诊断、保健、治疗、辅助治疗、康复等作用,适合于家庭及老年人居家使用。相对目前康复医疗器械仍以机构需求为主的现状,在“医养结合”等政策大力扶持、人口老龄化加速、国民康复保健意识加强、家庭可支配收入提升的背景下,家用市场未来或将是康复医疗器械的蓝海,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康复医疗资源将向基层医疗机构乃至社区下沉,康复医疗器材最终将逐步走入家庭,向便利居家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个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不断扩张、更加精细化,却为其信息系统管理、数据融合应用带来一定困难,且信息系统维护成本被提高。因此,如何将此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使用,避免因信息孤岛而产生的浪费,将成为行业在今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一个既能满足医疗机构各类应用,同时又具有足够可扩展性的平台做后台支撑,保障全面化、一体化、精细化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落地实施。

  翔宇医疗经过20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21年公司新增核心技术及原有核心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下:

  (1)2021年新增4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180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

  (2)智能疼痛治疗仪、红外光灸疗仪等六个系列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3)第二届康复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截瘫步行器项目”获创意组一等奖、“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获产业组二等奖;

  (4)参与的科技部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方向的“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2017YBF1300300)”顺利通过答辩评价验收;

  (5)“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体外冲击波疗法关键技术与装备制造创新”项目,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7)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新型磁疗康复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通过验收;

  (8)2021年新增专利274项,累计获得1051项;新增软件著作权28项,累计获得91项;新增商标2项,累计获得87项;新增省级科技成果14项,累计获得科技成果52项;

  (9)参与起草的《医用电气设备第2-10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和《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三项标准正式发布;

  (10)《智能化康复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列入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

  (11)“一种调节冲击波设备气源稳定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一种体外冲击波设备中手枪的激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获得俄罗斯发明专利授权。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技术升级,不断扩充研发团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

  各在研项目包含多个子项目,新项目立项及子项目结项,会导致预计总投资规模和投入金额的变动。

  公司对康复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设计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整的研发与工艺体系,保障了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与稳定性,并在不断进行公司产品的开拓与创新。公司在冲击波、磁疗、光疗、电疗等30余个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报告期末,已获得专利1051项,参与起草或参与评定28个国家行业标准,获得相关科技成果52项。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河南省发改委认定为“河南省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河南省十佳科技型最具成长力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等机构认定为“河南省智能康复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河南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是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是同行业领先通过ISO9001和YY/T0287idt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五个体系认证的企业。

  报告期内,翔宇医疗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河南省智能康复设备创新中心”、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河南省头雁企业(培育单位)”、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创新龙头企业”,子公司瑞禾医疗、河南嘉宇被河南省工信厅授予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智能疼痛治疗仪、红外光灸疗仪等六个系列产品入选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2022年初,公司获批成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疗设备技术与应用培训基地”,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与应用优势,不断创新康复医学培训模式,为培养康复医学及设备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公司注重产学研合作,曾与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开展产品研发和产品试验的合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公司深耕康复行业20年,积累了动态传感反馈信息驱动技术等30余项核心技术,申报各种专利1,700余项,拥有行业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累。

  公司在早期从单一功能产品研发到全系列产品,具备了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公司通过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并围绕关键技术做全系列产品研发,具备从产品研发到技术研发的跨越性能力;现在公司根据国家卫健委对各种临床病症治疗的要求,结合疾病与专科治疗需求,研制相对应疾病治疗的新产品,补充临床治疗缺失的相应治疗手段,形成了疼痛康复解决方案、神经康复解决方案、术后康复解决方案等30多项专科专病的解决方案。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的同时,注重技术的模块化和组件化建设,通过公司500余名营销人员、临床专家、代理商、经销商、产学研合作的院校和参与、主办的学术会议获得临床和病症对产品的需求以后,公司通过攻克多项技术,对积累的模块和组件进行集成化开发,能快速形成满足临床病症和临床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公司的营销渠道,快速形成产业化能力。

  公司深耕康复行业20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网络布局和学术推广体系,随着产品终端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以及与国内康复专家持续的学术交流,可精确把握临床康复治疗需求、康复技术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动向。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丰富的生产组织经验和较强的质量控制能力。在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各细分领域均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并且能够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不同系列、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具有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基于丰富的产品结构,公司能够为康复医院等机构提供丰富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品类、配套的一体化临床康复解决方案及后续专业的技术支持服务。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临床讲师团队、运营团队和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差异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精准服务,产品可满足三甲医院康复专科到基层村镇卫生室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公司拥有20年、百余项制造工艺技术的积累,拥有关键部件、整机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通过康复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贯穿了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已经实现了较优的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市场渠道网络布局和学术推广体系,和行业专家、行业主流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年均参与会议400余场,多次牵头举办国家级康复医学峰会;公司具有强大的产品塑造、推广、宣传能力。

  公司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拥有500多人的营销团队、500余家代理商,共同构成了国内庞大且完备的渠道销售网络。公司每个销售业务经理对应服务各自省、市、县(区)内的客户并对客户进行系统管理,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销售和管理能力较强。目前已为国内数万家终端机构提供服务,销售范围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行政区,市场区域覆盖率较高。

  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均有常驻售后工程师,除满足客户正常的产品故障报修外,公司会实施主动售后服务,与客户粘性较强,同时通过主动售后服务,发现客户的潜在设备需求,形成新的订单。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康复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康复专业知识及应用、技术创新和产品的研发能力等综合要求较高。同时,公司康复器械开发新产品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评估到专业论证,研发需经历多个环节,容易受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康复器械行业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产后康复、医养结合等众多细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康复器械产品精细化及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出现公司对行业技术发展预计趋势出现偏差、同行业公司在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重大突破,将可能导致公司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进而使公司产品和技术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公司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公司部分核心技术为通用技术。随着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及技术的加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虽然公司已对部分核心技术采取了通过专利申请、严格保密措施及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进行保护及技术创新,但如果竞争对手通过利用其通用技术或其他方式取得相关技术,并进行进一步创新,且如果公司无法基于其目前已有的核心技术紧跟市场方向进一步取得技术创新及突破,将会导致公司无法保持其市场占有规模并优先取得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自成立至今,在长期研发经验和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除了及时通过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等方式对技术进行有效保护外,还与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有效约束技术涉密人员的个人行为。但仍不排除因员工个人工作疏漏、外界窃取等原因导致公司技术泄密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到账,使资产总额达到21.83亿元,较年初增长122.3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5%;报告期末员工人数达到1,561人、较年初增长19.25%,公司经营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公司资产规模、产能、员工等不断增长和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多方面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及时提升和不能及时完善优化内部控制,将无法满足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因此,公司存在因业务规模扩张可能导致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足的风险。

  因行业特点,公司客户分散。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有一定持续性,且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发展,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但如果公司部分客户经营不善或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公司无法维持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导致客户变动及流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尽管公司对客户及售前、售中、售后等各环节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客户进行规范管理,但仍不排除客户不遵从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不排除终端客户因合规性经营导致其医疗执业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等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下滑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取得首发募集资金净额10.50亿元,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19.35亿元,较年初增长160.26%。公司募投项目实施需要建设周期、市场培育周期,短期内存在经营业绩增长低于净资产增长造成净资产收益率下滑的风险。

  公司终端用户多数为医疗机构,国内公立医疗机构主要通过省级或其地方采购平台进行招标采购。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医药领域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加速探索药品、医用耗材的集采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降低终端医疗机构的采购价格。目前国家集中采购主要集中于药品及高耗材领域,未来若在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全面实施集中采购政策,不排除公司将面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公司产品未能中标或中标价格较低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等风险。

  从近几年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国家医疗卫生投入、未来药械消费结构调整、康复器械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以及居民支付能力提升来看,我国康复器械市场未来潜力较大。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在吸引更多的资本涌入康复器械行业,产业整合加快,行业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如果未来康复器械行业的市场增速低于预期,而公司不能保持原有的产品、技术、品牌等优势,则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2020年初,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但疫情仍持续冲击全球,因变异新冠病毒蔓延,国内个别地区防控形势出现反弹,对公司2021年度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对2022年度业绩产生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49.62万元,同比增长5.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89.74万元,同比增长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3,504.81万元;每股收益为1.35元。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完善的三级康复体系,既能保证患者接收恰当的康复治疗服务,又能及时转诊从而节省医疗费用。以美国为例,三级康复为急性期康复,急性期在急诊医院或综合医院及早介入开展床边康复;二级康复为急性后康复,病情稳定后转向康复医院;一级康复为长期照护,不需要住院治疗后即可转至社区和家庭康复。

  过去,中国医疗领域一向是重急救重治疗、轻康复,从而导致了国内康复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的情况。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康复医疗行业,并且逐步出台各项利好政策助力康复医疗领域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自主创新、开放合作,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占比和耗占比,提高中医、诊疗、手术、护理和康复等医疗技术服务类收费,康复治疗服务贯穿五大服务类收费。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指出各基层医院需完善诊疗科目设置,独立设置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并重点加强康复医学科等学科建设,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适宜技术、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等措施,补齐薄弱专科能力短板,反复强调加强外科、儿科、康复科、传染性疾病科等学科建设,力争使我国90%的县医院、县中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为康复设备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2020年,卫健委等部门颁布《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到2025年,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分别达到85%、70%;积极开展中医药技术方法、现代康复技术和康复设备的应用;着重提出对心脑血管、呼吸、肿瘤、骨伤等重大疾病的中医康复方案并应用推广,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2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推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重症康复、中医康复、心理康复等康复医学亚专科建设;创新开展康复医疗与外科、神经科、骨科、心血管、呼吸、重症、中医等临床相关学科紧密合作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康复早期介入,推动加速康复外科,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

  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发改委等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将“部分中医服务等列入通用型医疗服务目录清单”,意味着公司红外光灸疗机、熏蒸治疗机、温热电针综合治疗仪、深层肌肉刺激仪、中频治疗仪等中医康复设备系列在临床每个科室进行规模化应用,中医康复设备的市场空间将会在综合医院、中医院、各专科医院的各临床科室进一步扩大开放。

  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15个省份作为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提出将康复医疗基本知识纳入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中,逐步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全过程;再一次提出开展康复医疗早期介入和加速康复外科服务模式试点,创新推动康复医疗与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将加速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诊疗全程,手术前后康复及时介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并要求适时对上述省份康复医疗服务试点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于2022年12月底各省卫健委将本地区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省级康复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康复医疗服务、康复装备配置、康复设备研发制造等工作的再升级。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针刺、灸疗、康复等中医装备,妇幼健康及保健康复装备等,对于康复医疗器械板块构成全面重大利好。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三级医疗康复体系中,康复医疗资源主要为疾病急性期患者服务,也就是集中在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分配到的资源仍供不应求,存在康复机构和人员不足、转诊机制不明确、医保覆盖面小等问题,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尚有极大发展空间。

  康复医疗行业终端受益者主要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术后、产后、重疾人群等群体,潜在康复需求巨大。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老年健康服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2021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老龄化率提升5.44个百分点。作为十四五首年,国家层面连续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举措,明确十四五期间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据CRIC预计,2022年养养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目前养老产业已进入“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新阶段,未来行业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日常专业康复的需求量大且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影响,老年人康复需求将成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在疾病期导致死亡的数量减少,慢性病、交通、工伤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功能障碍群体数量巨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康复器械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数据,我国有2亿多慢性病患者,其中存在康复需求的超过1,000万,因为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量也达100多万,其中大部分都存在康复需求,目前医院的康复资源覆盖面小,造成80%需要康复的人群得不到康复治疗。

  目前,现有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满足迫切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于因患有各种慢性病而导致暂时性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需求不够重视,造成80%需要康复的人群得不到康复治疗。

  据中国残联发布的《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1,077.7万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其中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114.6万、听力残疾人81.6万、言语残疾人5.1万、肢体残疾人542.8万、智力残疾人86.4万、精神残疾人178.4万、多重残疾人54.7万。全年共为242.6万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积极维护残疾人健康,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样本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多重残疾人1386万人。据此测算,截至2018年,全国残疾人口中虽已有1,000多万人次、12%的比例享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但与8,000多万的总残疾人口数量相比,依然是捉襟见肘。全国仍至少有约7,000多万残疾人口尚未享受到基本康复服务。

  我国政府正在多方面调配资源来改善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康复保健服务的获得性,从而改善残疾人的健康结果。自2016年10月国务院首次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扶持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发展;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国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2019年12月,中国残联、民政部、卫健委联合印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标准》,提出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2020年,中国残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21年,民政部、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制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健康规范发展。基于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康复医疗器械的未来发展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可能性。

  康复治疗对手术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受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重治疗、轻康复,对术后康复不够重视。以骨科为例,骨科康复可以分为骨科疾病及创伤保守治疗中的康复和骨科围手术期康复。而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更能体现康复的价值,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不仅包括术后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的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手术期开展的康复需求不断提升,加速康复外科市场潜力可观。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系列重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的整合,其核心是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使患者从手术创伤中快速恢复。

  国家卫健委于2019年11月27日发布《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于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系列重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的整合,其核心是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使患者从手术创伤中快速恢复。

  2018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手术人次达5000余万人次。虽然近年来入院治疗之后特别是以围手术期为中心的康复医疗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概念的推广及普及尚未覆盖每年的手术人次,市场容量远没有饱和。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开展康复医疗与外科等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推动加速康复外科,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同时,随着人们对外科术后医疗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对于健康产业的追求,加速康复外科患者的康复需求将会被释放,市场空间被打开。

  现代女性对产后康复愈发重视。中国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产后恢复不良引起各种亚健康障碍,如乳腺炎、生殖系统妇科病、子宫肌瘤等,对一生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健康审美观念的转变,现代女性对产后康复的需求提升。产后康复包括健康体质调理和心里辅导恢复,帮助产后女性消除产后抑郁、减轻产后疼痛、进行骨盆矫正和腹直肌功能改善等。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后康复市场需求广阔。由于月子中心专业性不断增强,被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根据Frost&Sullivan,2014-2018年,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从46.2亿元上升至92.5亿元,CAGR为19.0%,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201.8亿元。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将带动产后康复相关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增加,也反映出产后康复市场需求的刚性。随着我国三孩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产后康复市场的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整理了25种“重大疾病”范围,其中,以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大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6种为核心,还包括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和语言能力丧失等。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公立医院恶性肿瘤出院人次为338万人,心脑血管病568万人,再加上各种严重肾病肝病以及接受等伤病患者超千万人次。重疾人群出院后,其健康状况并不会自动恢复至入院前状态,该类人群亟需做康复治疗,协助其重返社会、重建生活,市场需求大。

  居家康复市场分为居家养老康复市场、亚健康人群的居家康复市场、术后患者居家康复市场、残疾人群的居家康复市场等。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据相关机构统计,至少4%-6%的老年人生活自理困难,并且需要医疗护理救助,而目前的康复医疗机构仅能满足20%的市场需求,同时有75%的慢性病患者因便利性希望选择家庭康复,所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简便、易用的康复设备在家庭中迅速增多。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已基本明确,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护及康复,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护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对康复科建设的不断重视和患者康复意识的不断加强等多方需求合力,直接促进了康复设备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134亿元,2018年为450亿元,而到2020年,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8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据此推算,到2023年,康复医疗器械的产业规模将超千亿元。随着我国医疗体系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未来康复行业市场容量或将超预期表现。

  目前,我国存在康复需求的人群数量巨大,但康复医疗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保政策推进以及医疗技术提升,民众对康复保健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未来“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理念将更深入人心。各种功能性障碍群体对身体各项功能恢复的康复需求越来越强烈,将有效提高康复医疗就诊率及覆盖率。

  根据原卫生部2011年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2012年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当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并配置标准化的康复医疗器械,包括多功能评定检测设备(语言障碍评估、认知障碍评估、步态分析评估等);运动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四肢联动训练仪、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上肢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等);物理因子治疗设备、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设备(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激光磁场理疗仪、红外光灸疗机等)等。

  后续在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卫计委2017年发布的《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客服服务热线
4008-360-666(周一至周日:9:00-22:00)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A3栋6楼 邮政编码:518000 客服邮箱:market@lanwon.com